(1)淬火。对含碳量小于0.8%的亚共析钢(低,中碳钢属于此类)的淬火加热温度为A3线以上30~50℃,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,使钢的组织全部转变为奥氏体,然后在水中或油中急速冷却,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为珠光体和铁素体,而是形成马氏体。这个过程叫做淬火。但是含碳量小于0.25%的普通低碳钢因含碳量低,所以不易淬成马氏体。
马氏体是碳溶于体心晶格铁中的固溶体。在显微镜下观察,马氏体呈白色针状组织。其硬度高、脆性大、强度也很大,但塑性、韧性较低。
在焊接中碳钢和某些低合金结构钢时,在近缝区可能发生淬火而生成高硬度的含马氏体带。为了避免焊接时出现马氏体组织和防止产生冷裂缝,在焊接有淬火倾向的钢时,往往要采取以下措施:
①预热,以减慢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,有利于避免产生淬火组织。
②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和较小的焊接速度,也能减慢接头的冷却速度,有助于避免淬火组织和冷裂缝的产生。
(2)回火。淬火后的回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钢的韧性。回火温度为A线(723℃)以下。按回火温度不同,分为高温回火(400~650℃)、中温回火(250~400)及低温回火(150~250℃)。高温回火可全部消除钢中的内应力、降低钢的强度、硬度,提高塑性及韧性;而低温回火后钢的硬度降低不多,甚至不降低,而韧性有些提高。中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,并使钢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。
如果单是为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而将焊件进行650℃的加热处理,也可以叫做消除应力回火处理。
(3)调质。某些合金钢及其焊接结构,在淬火后立即进行高温回火,这种连续的热处理操作叫做调质处理。通过调质处理可使钢保持高的冲击韧性的同时获得高的强度。这是其它处理方法达不到的。
(4)退火。将钢加热到以上30~50℃以上,在该温度保持一段时间,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冷却到常温或者冷却到低于某一温度,停留一定时间后,于空气中冷却,这一过程称为退火。退火可以降低硬度,便于切削加工,还可使钢的晶粒细以及消除内应力。焊接结构的消除应力退火属于低温退火,其加热温度与高温回火的温度相近,故又叫做消除应力回火。其温度一般采用600℃~650℃,保温时间按每毫米厚度4~5分钟计算(但应不小于一小时),然后在空气或炉中冷却。
(5)正火。将钢加热到30~50℃以上,经保温后,在空气中冷却,这一过程称为正火。由于在空气中冷却速度较快,钢经正火处理后所得到的组织比退火后的细。因而,同一钢材在正火后的强度和硬度较退火后的高。